n139968

标签: 中国工程院

头天刚被免去中国工程院副院长,第二天就公开露面9月11日,宣布免去王辰院士中

头天刚被免去中国工程院副院长,第二天就公开露面9月11日,宣布免去王辰院士中

来源:小胖胖说科技发表时间:2025/09/1319:51:50头天刚被免去中国工程院副院长,第二天就公开露面9月11日,宣布免去王辰院士中国工程院副院长职务。9月12日,王辰院士出席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做了“中国肺血栓栓塞症照护25年-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精彩报告,引发强烈反响。从报告题目看出,王辰有三家单位:北京协和医学院,国家呼吸医学中心,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中心。同日,钟南山院士出席大会并致辞。
中国工程院院士崔崑!一生捐款超过千万元。主持人问,你的收入来源都是什么?我的收入

中国工程院院士崔崑!一生捐款超过千万元。主持人问,你的收入来源都是什么?我的收入

中国工程院院士崔崑!一生捐款超过千万元。主持人问,你的收入来源都是什么?我的收入来源都是工资各种津贴。院土的工资本来和教授的工资都差不多,但是这些津贴是水涨船高。为什么我拿这么多钱啊?因为是国家培养的。我现在的生活是我以前想象不到,我想了一下,国家不培养我什么都没有。老科学家思想境界如此之高让我万分敬佩!大智若愚的老一辈院士,从来没有想过自己的奢靡生活,为祖国,为工作踏实肯干一辈子!图片素材来自网上。

王辰中国工程院副院长职务被免

来源:身边24小时 9月11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官网发布了国务院任免国家工作...此次被免去中国工程院副院长职务之前,今年8月份,他也不再担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职位,这一职位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吉训明接任。

中国工程院院士为我省科技系统作专题讲座

本报讯(记者彭溢)进一步提升科技管理干部队伍专业素养与创新能力,弘扬科学家精神,近日,黑龙江省科技厅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周玉为科技系统党员干部作《先进材料发展应用与科学家精神》专题讲座。省科技厅、省科学院、省科协...

包头市两人入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

记者从包头市科技局获悉,在近日中国工程院公布的2025年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中,来自我市北重集团的正高级工程师雷丙旺和核工业二零八大队的正高级工程师彭云彪入选。此外,白云鄂博稀土资源研究与综合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一粒米里藏着科技与产业

在江苏宜兴,院士群体是当地人才矩阵中一支重磅核心力量。截至目前,宜兴籍两院院士累计达32人。对教育的重视、对人才发展的深耕,让“院士经济”在这片土地上落地生根、枝繁叶茂。著名营养与食品安全专家陈君石虽非宜兴籍,却...
中国工程院院士汪华林:碳污协同减排与资源化未来之路

中国工程院院士汪华林:碳污协同减排与资源化未来之路

在近期举行的第十期“上证·院士说”活动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东理工大学教授汪华林接受了上海证券报记者专访。采访中,他从旋流器里的微观运动谈到碳污协同的系统治理,还展望了氢能、生物质能等赛道中蕴藏的巨大市场潜力。...
2030年电动车将被淘汰!”中国工程院院士欧阳明高在新能源论坛上的预言,像一

2030年电动车将被淘汰!”中国工程院院士欧阳明高在新能源论坛上的预言,像一

2030年电动车将被淘汰!”中国工程院院士欧阳明高在新能源论坛上的预言,像一颗炸弹扔进汽车圈。他毫不留情:“氢能车续航将突破1500公里,补能只需3分钟,电动车会像功能手机一样退出主流。”真的这样吗?明天2025成都车展让我们一起看看,格局是否生变?8月29日,2025成都国际车展即将开场,作为西南地区最大规模车展,一直是汽车销量“战场”,和京沪车展风格大不相同。这次车展,自主品牌无疑是最大亮点。奇瑞包下5号馆,携风云、星途等品牌,多款新车集中亮相;比亚迪拿下9号馆,全家桶阵容登场;长安入驻10号馆,深蓝S07、阿维塔06增程版等值得关注。此外,长城、吉利、北汽也纷纷扩大展台,新车云集,堪称自主品牌“大阅兵”。豪华品牌这边却略显冷清,去年豪车扎堆的16号馆被取消,保时捷、宾利等十余家品牌缺席,BBA虽参展,但惊喜不足。合资品牌同样平淡,起亚、标致等缺席,仅AUDIE5Sportback、别克至境L7等新势力子品牌车型有点看头。新势力节奏“佛系”,多数新车提前发布,但理想i8、小鹏P7等热门车型热度高,再加上智能技术展示,依旧会吸引大量目光。这次成都车展,自主品牌成绝对主力,豪华、合资品牌遇冷,新势力另辟蹊径,汽车市场新格局逐渐显现,你最期待谁的表现?

两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公布中国科学院639人中国工程院660人

光明日报北京8月20日电(记者金振娅、齐芳)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20日公布2025年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分别有639位和660位科技工作者被确认为增选有效候选人。2025年两院院士增选工作于2025年4月25日启动。据悉,两院增选...
钱学森、杨振宁两位科学家谁更伟大!钱学森,中国工程院院士,享年98岁![横脸笑]

钱学森、杨振宁两位科学家谁更伟大!钱学森,中国工程院院士,享年98岁![横脸笑]

钱学森、杨振宁两位科学家谁更伟大!钱学森,中国工程院院士,享年98岁![横脸笑]1957年的秋天,斯德哥尔摩音乐厅里响起掌声,31岁的杨振宁走上诺贝尔奖台,同一时期的太平洋彼岸,钱学森正在加州理工学院收拾行囊,准备踏上回国的漫长路程。两个同样优秀的华人科学家,从此走向了截然不同的人生轨迹,一个留在学术殿堂继续探索宇宙奥秘,一个投身祖国怀抱铸就钢铁长城。钱学森回国那年是1955年,新中国刚刚成立6年,当时的中国在导弹技术方面几乎是一张白纸,连最基础的火箭燃料都需要从苏联进口。钱学森带着在美国积累的丰富经验,从零开始搭建中国的航天工业体系,他不仅要解决技术难题,还要培养人才、建设基地、制定标准,1960年,中国第一枚近程导弹成功发射,1964年原子弹爆炸成功,1970年“东方红”卫星升空。这些成就的背后,是钱学森提出的工程控制论和系统工程理念在发挥作用,他将复杂的航天工程分解成无数个子系统,用科学的方法统筹协调,让中国在短短15年内就建立起完整的战略威慑体系。而在大洋彼岸,杨振宁正在黑板上推导着改变物理学的方程式,他与李政道共同发现的宇称不守恒定律,打破了物理学界长期坚持的对称性原理,开启了粒子物理学的新纪元。更重要的是杨振宁在1954年提出的杨—米尔斯理论,这个当时看起来极其抽象的数学框架,后来成为现代物理学的基石。6项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获得者都在不同程度上验证或应用了这一理论。从智能手机的芯片到医院的核磁共振设备,从互联网的光纤通信到未来的量子计算机,杨振宁的理论贡献渗透在现代科技的方方面面。两位科学家选择的时机也很有意思,钱学森在美国麦卡锡主义盛行时期毅然回国,承受了巨大的政治风险和生活变故。而杨振宁选择在2003年、81岁高龄时放弃美国国籍回到中国,那时他已经完成了最重要的学术贡献。钱学森回国后,把自己的后半生完全献给了中国的航天事业,他在戈壁滩上建设试验基地,培养了中国第一批航天专家,建立了完整的人才梯队。晚年他提出的“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至今仍在推动中国教育改革。杨振宁回国后主要在清华大学工作,创办了清华高等研究院,邀请世界一流学者来华讲学,为中国培养理论物理人才。他还积极推动中美科技交流,利用自己的国际声望为中国科学家搭建合作平台。从实用价值来看,钱学森的贡献更直接更迫切,在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核威慑能力直接关系到国家安全。没有“两弹一星”,中国很难在国际舞台上获得应有的话语权。从长远影响来看,杨振宁的理论贡献更加深远,他的研究成果不仅推动了人类对宇宙的认知,更为现代科技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每一个使用智能设备的人,都在间接受益于他的理论创新。有趣的是,两人在不同时期都遭遇过质疑,钱学森回国初期被一些人认为是“技术爱国主义”,杨振宁晚年的婚姻选择也引发过争议。但历史最终证明,真正的科学贡献经得起时间的检验。如今回望,钱学森让中国在短时间内获得了战略平衡能力,杨振宁则为人类科学事业贡献了永恒的智慧财富。一个解决了燃眉之急,一个提供了源头活水。两位科学家代表了华人学者的两种选择:一种是在祖国最需要的时候义无反顾地回国效力,一种是在国际舞台上为华人争得学术声誉后再反哺故土。他们的人生轨迹虽然不同,但都在用各自的方式诠释着科学家的使命担当,钱学森用导弹和卫星为国家筑牢了安全屏障,杨振宁用理论和公式为人类拓展了认知边界。今天的中国既需要钱学森式的技术攻坚,也需要杨振宁式的理论创新,既要有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也要有引领未来发展的眼光。你觉得当代的科学家应该更注重解决国家急需的技术难题,还是应该专注于突破人类认知的边界?在全球化的今天,科学家的爱国情怀应该如何体现?如果你有机会成为科学家,会选择哪种人生道路?